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發布時間:2025-07-01 15:26:56 信息來源: 閱讀次數: 698 次
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典型刑事案例,一起“蘿卜章”引發的詐騙案引發關注:南京康尼機電(603111.SH)以34億元高價收購廣東龍昕科技,卻發現龍昕科技原法定代表人廖良茂通過私刻客戶印章、偽造交易流水、截留詢證函等手法,系統性虛增營收9億元、利潤3.58億元。
這場騙局最終以廖良茂被判無期徒刑、追繳19.33億元告終,卻留下沉痛警示——當龍昕科技財務人員手握私刻的客戶公章輕松偽造交易合同時、當農夫山泉海南業務員用偽造的財務章騙取120萬元貨款時、當中信集團聲明遭遇17家假冒企業偽造公章登記時、當國藥集團下屬公司因偽造印章陷入法律糾紛時……傳統印章管理“見章如見人”的時代已徹底崩塌。
傳統印章管理:從“30元偽造成本”到“千億級風險敞口”
一紙合同,一枚印章,背后可能是數十億資產的安全。廖良茂案中,龍昕科技財務人員通過私刻客戶、供應商印章偽造銷售合同、入庫單等單據,配合虛開增值稅發票完成財務造假。這一操作揭示了傳統印章管理的三大痛點:
偽造成本極低:普通印章偽造成本僅30元左右,仿真度卻超90%,肉眼難以識別;
流程管控缺失:用印過程缺乏實時監控,偷蓋、亂蓋、人情章等現象頻發,導致企業資產流失。
事后追責困難:超75%的合同糾紛中,企業因無法自證用印合規性而敗訴。
傳統"以人管章"模式在數字化時代已顯疲態,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印章監管問題造成經濟損失超千億元,當一枚成本僅數十元的假章就能撬動數億損失,印章安全已從管理問題升級為生存危機。
云璽量子“零信任”AI量子云印章:技術重構印章安全
面對傳統印章管理的系統性風險,中國智能印章原創發明人云璽量子以“量子安全+AI智能”雙輪驅動,推出全球首款“零信任”安全AI量子云印章,實現從“事后追責”到“事前預防”的跨越。其核心技術體系包括:
零信任三實安全體系:
實人識別:集成生物識別+動態驗證技術,確保用印人身份真實。
實文比對:OCR智能審計文件內容,防止篡改或空白章濫用,確保用印文件的合規性。
實印驗證:運用多攝聯動技術,印章使用時多個攝像頭多角度拍攝記錄用印全程,完整留存蓋章動作、位置及文件內容等信息,保障用印真實且可追溯。
主動防御機制:
量子加密:采用量子真隨機算法,實現一次一密,確保數據傳輸與存儲不懼破譯。
AI視覺防舞弊:無盲區監控用印過程,實時識別異常行為并觸發警報,防止遮擋、抽調、空白頁等舞弊行為。
這些功能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智能印章管理體系,運用以量子信息、AI與信創技術的融合創新技術進行安全、合理有效的管控與使用印章,確保只蓋印審批通過的文件,把每一次用印都記錄的清清楚楚,管理后臺核查一目了然,在有效避免印章非法使用及被搶章、盜章、假章等侵害的同時,能夠迅速捋清事宜,有理有據可追溯,支持企業有力反擊,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及印章的數字智能化風控管理水平。
應用場景:全場景覆蓋,破解企業印章管理難題
云璽量子智能印章系列產品已服務2萬+家企業,客戶端用戶達百萬。應用場景已覆蓋城市透明政務用印、數字鄉村用印權力治理,以及公、檢、法、軍、學、商、企業等各類主體,且出口至美國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迪拜等國際市場,并通過國際專利布局形成技術壁壘。在智能印簽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,成為政企辦公數字化轉型的首選品牌。其應用場景包括:
總部印章管理:總部印章集中管控后違規使用率下降95%,人工登記時間減少70%,實現高效安全用印。
分支機構管理:某建筑企業通過智能印章管理,將合同糾紛率降低80%,年節省法律成本超千萬元。
移動外帶用印:某銀行分支機構部署智能印章后,用印審批時間從3天縮短至2小時,跨區域用印效率提升90%。
涉密印章管理:在招投標場景中,智能印章管理成為企業合規能力的“加分項”,增強合作伙伴信心,助力企業贏得政府、央企等大型客戶訂單。
……
行業影響:從“可選配置”到“剛需設施”
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,企業智能印章管理正從“可選配置”升級為“剛需設施”。云璽量子智能印章系列產品已實現:
硬件革新:一體式集成4G模組、多攝像頭與高性能芯片,支持遠程授權、自動抓拍蓋章頁面、全程錄音錄像等并上傳歸檔,實現“全程數智化、實時監管”。
軟件賦能:云璽量子智能印章智慧管理平臺深度融合DeepSeek高階AI,提供合同審批智能修正建議,提升管理效率。
生態協同:與OA、ERP等系統無縫對接,支持“線上審批-線下蓋章-電子歸檔”全流程閉環,產品已逐漸普及于國內外市場。
合規剛需:滿足《網絡安全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等相關法規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要求。
……
一枚造價不足百元的假公章,足以擊穿企業數道風控防線。云璽量子“零信任”安全AI量子云印章通過將物理印章智能化、管控流程數字化、司法舉證自動化,從根源上堵住了印章管控漏洞,為企業筑起了一道堅固的法律合規“數智護城河”。在資本市場監管趨嚴、企業風控需求升級的背景下,這一技術不僅是對傳統印章管理方式的破局,更是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。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典型案例中所強調的:“財務造假行為必須堅決懲治,而技術賦能則是防患于未然的關鍵?!笔刈o好每一枚印章,就是守護企業的生命線!